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5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574篇
系统科学   381篇
丛书文集   373篇
教育与普及   30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78篇
研究方法   44篇
综合类   10631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590篇
  1998年   589篇
  1997年   587篇
  1996年   527篇
  1995年   456篇
  1994年   410篇
  1993年   326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301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240篇
  1988年   185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4篇
  196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调制器行为级设计方法.它分别设计∑△调制器噪声传输函数的零极点,并运用噪声功率增益作为稳定性参量来判断所设计的噪声传输函数的稳定性;同时,论文中还给出了物理实现调制器的内部积分器实现的方法,并推导出了通用∑△调制器状态变量缩放的解析公式.  相似文献   
992.
在分析IPv6过渡技术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IPv6校园网的几种组网模式,并给出了一个隧道代理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93.
通过从NBS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PCR的方法,以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抗、感黑腐病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分离得到NBS-LRR型抗性基因同源序列,并获得1个克隆,命名为RGA330—7.Southern杂交表明,该片段在近等基因系中存在明显的多态性,且该片段在抗黑腐病基因位点至少存在3个以上类似RGA330—7的同源拷贝.序列分析结果认为该克隆与NBS—LRR型抗性基因的部分CDSs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该片段属于NBS—LRR型.系统进化分析该序列与甘蓝型油菜的2个抗病同源序列归为一类,很可能这3个不同来源的抗性基因同源序列同属于一种抗性基因家族.因此推测该序列与花椰菜抗黑腐病基因紧密相关,为进一步克隆花椰菜抗黑腐病基因提供了可靠的候选基因,对分子标记辅助抗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系统地对紫花苜蓿体细胞胚发生以及次生胚发生途径中若干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建立了紫花苜蓿高频体细胞胚和次生胚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体细胞胚再生体系及次生胚再生体系均具有严格的基因型依赖性,不同的品种间以及同一品种内的不同株系间再生频率存在较大差别;MSO培养基可作为胚状体成苗培养基,但次生胚在MSO培养基中成苗率较低而再次形成新的胚状体;改良无激素SH培养基可有效终止次生胚的发生,并诱导次生胚成苗.此外,从6个紫花苜蓿品种中筛选到3个具有较强胚状体再生能力的品种,6个高胚状体发生能力的株系,2个具有较强的次生胚发生能力的株系,为进一步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小麦SSR标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SSR技术是建立在PCR技术上的新型分子标记,同其他分子标记相比,具有多态性高,重复性好、探作简单、结果稳定等特点.本文阐述了小麦SSR标记的技术路线,概括介绍了SSR标记在小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大量信息,通过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把与企业发展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分析,获取竞争情报,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阐述了竞争情报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论述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定义、建立的原则,探讨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过程及建立系统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沥青混合料级配集料的分形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分形理论,对沥青混合料级配集料的分形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集料颗粒、集料粒径分布、集料质量级配以及集料体积的分维等.研究结果表明:分维值可以用来定量地描述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复杂外观结构,在双对数坐标下集料颗粒周长与面积呈现线性关系,相同集料(同料源)不同级配的集料颗粒具有近似相同的分维,相同集料不同截面具有相同的分维,不同集料(不同料源)表现出不同的分维;分维值也可以用来定量地描述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径分布、集料质量分布、集料体积分布以及集料的空隙率等,集料质量级配分维值越大,其级配就越粗.  相似文献   
998.
Fe3+/UV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X3B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活性染料X3B在Fe3 /UV(λ≥320nm)体系中的降解行为,研究了Fe3 浓度对X3B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X3B在Fe3 /UV体系中能有效降解,且降解速率常数随着Fe3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光谱比较、X3B降解过程中的光谱特征以及羟基猝灭实验等,推测了X3B的降解机理.研究结果支持羟基自由基机理,而非配合物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999.
为了使工程设计符合实际,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一连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考虑相互作用时结构的相对地震反应比不考虑相互作用时的要小,但结构周期变长,绝对地震反应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000.
By Wei formula in pressure coordinate, the stratosphere-troposphere mass exchange (STME) is diagnosed globally for 44 years from 1958 to 2001 using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reanalysis datasets. Regions of mass flux into the stratosphere are found over Indonesia, bay of Bangladesh and the mid-west coast of South Africa. Compensating mass outflow from the stratosphere appears mainly over mid-latitudes near large-scale troughs. Upward and downward transport of mass at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accompany with each other. Mass flux into troposphere is stronger in autumn and winter than in spring and summer. Strong downward mass flux into the troposphere occurs in eastern Asia the whole year with nearly stable sites. Although the area of eastern Asia accounts for only 5.6% of that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NH), its net mass exchange reaches 15.83% of that of the NH, which means that research on STME of eastern Asia is greatly important to that of the NH and even the global areas. Air across the tropopause enters more from stratosphere to troposphere than that from troposphere to stratosphere, which is possibly related with systematic bias of the assimilated datasets and with persistent rise of the tropopause height. Contributions of the mass exchange and the mass flux exchange in the NH and southern hemisphere (SH) on their latitudes increase from equator to pole, with larger contributions in the NH. Mass exchange and mass flux exchange per areas at high latitudes are larger than that at low latitudes, which means greater mass exchange efficiency at high latitu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